上周四,蜜雪冰城正式披露A股招股書,擬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。
2.2萬家店、103億收入、19億利潤,一舉成為全國現制茶飲第一,漂亮的上市數據震驚了消費行業。
眾所周知,蜜雪冰城打天下的三板斧是:平價、下沉市場和供應鏈。
平價:3元的冰淇淋、4元的檸檬水、均價8元的奶茶,蜜雪冰城的平價定位遠低于其他茶飲品牌,在內卷的茶飲賽道走出了一條新路線。
下沉:截止到9月份,蜜雪冰城的門店數已經達到了22502家。這其中,根據相關數據統計,蜜雪冰城的2萬多家門店,基本都是二三四線城市,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門店全部加起來也不足6千家。
供應鏈:蜜雪冰城加盟模式背后的核心是供應鏈,憑借龐大的門店數量與上游形成了深度合作,兩萬家門店的大規模集中采購,具備極強的議價能力。同時,蜜雪冰城還通過自建水果基地、工廠,籌建了22個物流分倉,將供應鏈成本壓縮到極致。

圖源網絡
當茶飲雪球越滾越大,蜜雪冰城的這三個優點成為穩固自身品牌的牢不可破的支點,其他新茶飲很難再和它較量。
從行業發展上看,新茶飲比精釀啤酒成熟度更高,蜜雪冰城的發展思維對精釀啤酒品牌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。
當前市場形勢下,人們的消費態度更加理性,不再為品牌溢價買單,開始更注重產品的性價比。這對一直想要擁抱大眾消費的精釀啤酒來說,是一個破圈的好機會。從生產端看,目前市場上的基礎類精釀產品,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,噸酒價格和大眾化啤酒的報價相差不大,已經具備了做高性價比的條件。

同時,精釀啤酒在下沉市場的潛力巨大。這里有一大批有錢有閑有需求的精釀啤酒優質客群,而這片市場尚未有真正的有統治力的精釀巨頭出現。在這樣的小城市里,精釀品牌做出大生意的概率也被放大,沒有高房價、高人力成本,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有了空間,就能夠開更多門店,覆蓋更多人群。
那么,精釀啤酒品牌具體該怎么做呢?
1、經典+特色的產品策略
在產品矩陣的探索上,經典+特色的產品策略或許不錯。
在下沉市場上,人們對精釀的接受度更偏向于基礎經典類啤酒,一些諸如進口尖貨的產品,反而賣得少喝得少。把認知度高、口味普適性廣,經過大眾化考驗的經典產品做好,往往會為品牌吸引源源不斷的流量。

圖源pixabay
在做好經典產品的基礎上,可以嘗試入鄉隨俗,用本土原料做一些特色產品,引發與當地消費者的情感共鳴,加強品牌認知。
2、供應鏈是核心優勢
對啤酒來說,好喝是消費者的第一訴求,如果產品不好,再花哨的營銷都留不住客人。
因此,精釀品牌的每款產品,都要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和風味一致,顧客無論何時何地,只要走進你的酒館,都能喝到一杯標準的好喝的產品,這樣消費者的產品體驗才完美,才能夠促使老客帶新客,產生復購。
不過,要做好產品品質并不容易,需要從原料、生產、運輸等多方面綜合把控,很多品牌不能像蜜雪冰城一樣自建供應鏈,因此一定要尋找好的供應鏈平臺,通過平臺保證產品的穩定性,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,塑造品牌形象。
3、性價比是最佳法寶
無論在哪,沒有人喜歡花冤枉錢,所有人都樂于購買價格合適品質還好的產品,性價比是永遠的王道。
精釀品牌要做好性價比,就要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基礎上,降低終端售價,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嘗試精釀,這是下沉市場消費者的實用主義。當然,很多初創品牌并不具備議價的能力,還是需要供應鏈平臺的支持。
圖源unsplash
4、可復制的門店模式
精釀品牌必須要摸索和打磨門店模式,形成一套標準化的運營模式,對中后期的推廣和拓展才能迅速復制,形成規模優勢。
旗艦店、標準店、mini店,分別針對什么樣的客群,開在什么樣的地方,用什么樣的裝修風格,配多少工作人員效率最高等等,這都是品牌在實踐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。
圖源unsplash
平價、好喝、連鎖,在中國,這是做精釀啤酒的三大門檻,同時也很難做到。
隨著中國精釀的發展,供應鏈的不斷完善,這三個門檻的高度將會迎來新的變化。而每個精釀從業者正在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,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屬于自己的精釀之路。下沉市場也將迎來一波真正的爆發,相信不久的將來,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精釀啤酒品牌的崛起。